前言¶
1. 名词定义¶
内置应用: 编译阶段就集成到设备固件里的应用,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加载,无需额外推送就能运行。通常承担设备的核心功能,像主菜单、系统设置、平铺布局框架、表盘框架,以及一些固定不可变的应用。
外置应用: 也叫动态加载应用,能通过手机 APP 或者串口推送到设备上。不需要重新编译设备固件,就可以新增或者更新应用,支持灵活地扩展设备功能,比如第三方工具开发的各类应用。
子页面ID: 应用内部细分页面的唯一标识,用来区分同一个应用里的不同功能页面,比如闹钟应用里的 “设置页”“列表页”,方便应用框架进行调度和页面之间的跳转。
普通应用: 在主菜单中会显示图标,用户可以主动点击图标来启动的应用。有清晰可见的交互入口,是用户日常主要操作的功能模块,比如计算器、天气应用等。
隐藏应用: 不在主菜单显示对应的应用图标,启动的时候需要调用特定接口(如
gui_app_run或gui_app_run_now),像主菜单本身以及 AOD 相关的应用就属于这类。弹窗: 是临时悬浮在当前页面上的交互界面,主要用于消息提醒、事件提醒等场景,交互完成后会自动或手动关闭。
AOD: 即 Always On Display(息屏显示),在设备低功耗模式下,会显示常亮的表盘或者应用,默认每分钟(可配置时间间隔)唤醒刷新一次内容。
表盘: 智能穿戴设备(如智能手表)的主界面,通常会显示时间、日期以及个性化信息,比如步数、天气等,支持静态或者动态的显示样式,能通过内置或者外置的方式进行更换。
平铺: Tileview(简称TLV),应用或者功能的一种排列展示方式,以网格或者列表的形式平铺呈现多个选项,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来切换查看,常见于有多个应用入口的主界面。
切换动画: 页面或者应用之间跳转时的过渡效果,比如 3D 翻转、滑动、缩放等,用于提升界面交互的流畅度和视觉体验,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开启或关闭。
2. 应用分类与平台支持¶
2.1 应用分类逻辑¶
应用主要根据加载方式分为内置应用和外置应用。
内置应用: 作为设备的基础功能载体,在设备生产阶段就已固化到固件中,确保设备开机即可使用核心服务。并且,内置应用根据交互呈现形式,又可细分为普通应用和隐藏应用。
普通应用在主菜单有直观的图标入口,方便用户直接操作;
隐藏应用则在后台支撑系统运行,无主菜单图标,需通过接口调用启动。
外置应用: 是思澈平台重点打造的功能扩展方式,支持通过手机 APP 或串口等途径动态推送至设备。这种方式无需重新编译设备固件,就能实现应用的新增或更新,为设备功能拓展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,也为第三方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打开了通道。
2.2 典型场景与框架适配¶
思澈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设备,提供了差异化的应用框架支持,以适配多样的交互需求:
手表类设备: 配备平铺布局(TLV)框架和表盘(WF)框架。平铺布局让多个应用或功能选项以网格或列表形式有序展示,用户可滑动切换;表盘框架则打造设备主界面,支持丰富的时间、个性化信息展示与样式更换。
非手表类智能设备: 提供宫格(gridview)菜单类框架,将核心功能以宫格形式聚合呈现,简化用户操作路径,契合这类设备的交互场景。
2.3 通用功能¶
所有基于思澈平台的产品,都统一支持主菜单、页面、弹窗、设置、AOD 以及切换动画等基础交互组件:
页面组织方面,每个应用都支持长页面滚动或多子页面跳转的形式,结合子页面 ID,能实现精准的页面导航与内容展示。
开发支持上,开发者可借助 Solution 提供的标准化机制,轻松实现页面布局设计、交互逻辑编写以及与系统功能的集成,大幅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与时间成本。
通过这样的应用体系,思澈平台既保障了设备基础功能的稳定可靠,又为功能拓展与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充足空间,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丰富多样的应用,同时让用户获得一致且优质的交互体验。后续文档将针对每个模块进行更详细的技术讲解与开发指导。